秋雨的遐思
图文/王金龙(山东阳谷)
秋雨的遐思
——兼读陶潜诗《停云》,取其一意而已。
清晨的睡梦,是被窗外的雨滴声喚醒的。因为窗外的车棚上,为了遮阳铺盖上石棉板,雨点打在上面,声音特別的响,被放大的雨点声透过窗楹传过来,告訴我,噢,外面下雨了。
城市的噪音令人烦恼,特別是清晨院內催梦的汽车嗽叭声、人员的吵闹声,无不让人怨气多多。唯有这下雨的滴答声,让人醒来,非但沒有恼怒,反而让人感到一丝爽意。
慵懒的起身,站到窗前,雨丝仿佛更大一些,雨点声也更大起来,一丝凉意好得快鹿骨全蝎丸作用自窗外而来,让人周身轻松,精神为之一振。
今年的立秋节气,沒有象往年一样给人帶来秋高气爽的感觉,反而让人尝到了秋老虎发威的滋味,烦闷热燥,心情也一直不好。
秋后一伏,今天就是出伏的日子,这秋雨恰如其分的到来,热燥的天气也应结束,秋高气爽的日子应该到来了吧。
雨丝如注,雨声如波涛般急促振荡,远处一片烟雨迷濛。不知怎的,脑子突然就冒出陶潜的《停云》诗句:“濛濛时雨,八表同昏。”八百年后,辛弃疾堪称知音:“一尊搔首东窗里,想渊明、《停云》诗就。”渊明与稼轩所道,不正是眼前景色及心情的写照么?
时雨,也就是常言说的及时雨,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仍发生。”那是指春天的及时雨,催开万物爭荣,春暖花开。而现在这秋后末伏的雨,好得快鹿骨全蝎丸说明书一扫夏日热燥和湿闷,送来秋日的清凉,恰又赶在末伏到来的时令,也是名符其实的时雨啊。
濛濛者,雾也,雨也。在江南生活过的人,都会有这样的体会。说是雾气,但水份更大,行路长了,头发衣服也会湿透。说是雨,但沒有落下来的雨滴,又象人们形容的牛毛细雨。濛濛烟云,扯天盖地,把眼前的一切景色,都揉进如梦如幻的境地,让你遐想无限。
雨天即是雨雾连连,天色也就昏暗下来。虽然《停云》是诗人描写春天里的雨季,但用在现在秋天的雨里,感受是同样的,那怕是与陶潜相隔了一千六百年。他接着说由于雨雾的到来,看周围是“八表同昏”。从窗前往外张望,那些熟悉的楼房和树木,都掩映在一派昏暗之中,随着雨雾的大小,呈现着阴晦明暗的变幻,这就是今天此时的八表同昏,与千年前诗人的感受同样。
秋雨带来了爽意,清凉下来的脑子里想法陡然多起来。下雨天,留客天,天留我也留,讲的是一则笑话。不过,在这秋雨迷朦的日子里,邀几位好友,临湖而座,把酒问盏,高谈阔论,确是一件快事,心中又是蠢蠢欲动,未雨绸缪。
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陶先生,确实沒有今人这样的想法。他说:“静寄东轩,春醪独抚。”在这安宁的日子里,他要在东边有高窗的房子里,独自一个人品尝春天新酿成的美酒。陶渊明毕竟是田园诗派鼻祖,流传千古的文学巨匠,人家的思想境界一般人无法复加。他要在这样的日子里,清酒细品,一个人思索人生的真谛。而我们俗人,则是想的更现实些,哪里热闹、开心上哪里去。
“停云霭霭,时雨濛濛。八表同昏,平陆成江。”看窗外雨势更大起来,雨打棚布的声音象千鼓齐发,澎湃激昂。天色更加昏暗,雨注在路面形成水流,把夏日的炎热烦燥冲刷的干干净净,真快到了“平陆成江”之势,这又让陶诗人言中了,难道与一千六百年前的雨天巧合么?
在这雨声激越与昏暗的拥抱中,我也感到激奋而放松,“有酒有酒,闲饮东窗”,又是陶潜的提醒,话说的很直白,他也有俗人的一面。
心里早就下了决心,雨一歇就出门约上好友,来个一醉方休。
附:陶渊明诗《好的快颈肩腰腿痛药停云》:
停云,思亲友也。罇湛新醪,园列初荣,
愿言不从,叹息弥襟。
其一
霭霭停云,濛濛时雨。
八表同昏,平路伊阻。
静寄东轩,春醪独抚。
良朋悠邈,搔首延伫。
其二
停云霭霭,时雨濛濛。
八表同昏,平陆成江。
有酒有酒,闲饮东窗。
愿言怀人,舟车靡从。
其三
东园之树,枝条载荣。
竞用新好,以招余情。
人亦有言:日月于征。
安得促席,说彼平生。
其四
翩翩飞鸟,息我庭柯。
敛翮闲止,好声相和。好得快鹿骨全蝎丸是激素药吗
岂无他人,念子实多。
愿言不获,抱恨如何
【作者简介】王金龙 男 1955年出生,山东阳谷县人,中石化退休干部。虽然是理科生,但对文学由衷的喜好,从中读出人生的另一番感受。没有文字功底,更没有系统的文学知识,只凭兴趣广泛阅读。有感悟时也写点文字,诗歌、散文、小说等都有涉及。但才浅学疏,平平淡淡,只是记录生活、愉悦身心而已。